航行在邊界上的船

── 記何彥諺個展「第四十二次 — 對摺」

林彥翔
Jun 14, 2020

看展前的空檔又前往尋找一個要去探詢很多次未果的瀑布,在準備出門時天氣已從一早的好天氣轉成一整片烏雲,抱著器材雨鞋都準備好了不出門不行的決心再去探訪一次,沒找到就改天再訪,果然今日依然未果,通往瀑布的山壁已崩塌以及廟方阿姨的勸阻倖然折返,但還是補完幾個下周發表作品的拍攝畫面後,至少還算有所收穫的離去,此時烏雲更密了。

依照每次通往水谷的路徑步行十多分鐘,在走進展場沒多久,大雨落下。

入口處海綿石頭,攝影/朱淇宏

走進大門迎面而來的是一顆海綿材質的大石,靜靜的鎮守著展場的入口,當下腦中閃過最喜歡的藝術家下道基行的《津波石》,《津波石》是下道在拍攝八重山群島許多被海嘯從大海拍打到陸地的岩石,就藝術家敘述展中的石頭(海綿)是一顆在廢棄船上的所自然風化,顏色與肌理皆是因時間及地理環境所形成,兩者的石頭雖有形象與本質上的差異,但兩者給我的沈著感幾乎可以等同。抬頭的右方可以看見一張偌大的輸出,是由許多的海報拼湊而成,一張張堆疊的海報,隱隱約約的圍成一個圓,很多很多地圖拼成的一張圖像,像一個島,沿著海岸線圍成的一座島嶼,島中還有一個小島,島的外圈能辨識出幾個台灣的形狀,更仔細的觀察能看出是在住所空間所騰出一塊空地,有著變電箱、窗簾、冷氣與桌角,乘載著生活中的所見的島嶼想像。在轉角遇上樓處有類似地球儀的半圓塑膠翻模,球面淺淺畫著幾個國家,上有一艘地圖紙折成的船,船在半弧形的圓中無法向前,只能停留在其中央,也似乎航行在地球之皮表之內,試圖描繪著一個不可見的邊界。

攝影/朱淇宏

乍上二樓被明暗的落差所影響,花了不知道幾秒鐘的時間才適應黑暗狀態,展場二樓擺著一張傾斜的、皺著的地圖,歪斜的圖面上有著與現實平行手繪上的灰色海洋,投影的光沿著窗戶佈滿展場,影像中是日常不過的光影,光影的內容約略是一些房間的基本物件的影子,幾隻趨光所至的小蟲,空間隨著影像逐漸天光天暗,猜想如此斜射的光影狀態,是清晨還是是黃昏,然而矛盾與有趣的是,若窗外是好天氣可能無法清楚地看見展場的影像,在陰暗的時刻投影機的光乘載了日常的陽光,在未能輕易看出差異的過程中,似乎藉由光影能對應著某種日常的工作狀況。緩步走下老房子較為陡峭的樓梯,空間轉換至一個試著還原船艙的甲板,其中的木板空隙不一,有的破敗垂落,滯空於展場空間的平台不時會發出鬆動的聲音,船艙的破洞中擺置了幾個陰暗色溫偏暖的檯燈,比起同樣照亮空間船艙中的工作燈帶來的感受更為平滑,少了那中海水鹹濕的汗味,多了一點家的溫暖舒適感,幾個塞在木板夾縫間的紙條,像是一個個卡在隙縫之間的灰塵,填滿實質與想像中間的空缺,透過既有物件的搬移與情境的再寫,將對於空間的感受改變到另一個狀態。

二樓展場,攝影/朱淇宏

同樣身為一個地圖愛好者,很能體會一張地圖所對應到的想像以及無限擴延的現實,三層樓的空間,就像一艘僅屬於個人的船,定錨在水泥建築的結構裡頭,藉由其對於地圖邊界之外空白的狀態書寫,以及地理學的符號與自身生活隱喻所構成的交叉敘事,不像也是以海洋為主軸的藝術家allan sekula直指著複雜政治與權力結構,而是透出個人不斷對折摺的幽微狀態,似乎也是這次展名「第四十二次 — 對摺」所要透露出的訊息,綜觀其處理展覽的細節,空間的擺設安排也隱約透出個人細膩的心思。

因為近日忙碌與疲於奔命,趕在最後一天才壓了最底的底線去看了彥諺的個展,在閃動的雷擊中與窗外的暴雨讓我需多留在展場一會,試著在展場中用隨身電子產品整理想法,慢讀其細膩的語彙與複雜的層次中疊出的轉譯,記得第一次遇見彥諺是在一堂研究所的課中,課堂的最後她跟我說是研究所最後一門學分,修完就會比較少在學校,後來畢製也請他寫了一篇文章,期間其實並未有太多的交集,除了在這檔個展趕工時拿了結案的書冊給她之外,就剩在展場間依稀的對話。看完後與其另一位朋友在對話的過程中聊到,他們大學中有一段時間是在學運中度過的,才能在彼此之間有如此緊密的情誼以及對社會的關注,雖然錯過了講座也沒有聽他親自說明展覽的詳細內容,不過就短暫的觀展過程中,能感受到許多的事情是在展覽中未能敘述的,比起作品細節更想追問的是,這些生命經驗是如何刻畫回自身,又如何把地理學的符號更準確地描述,把這些經驗交織成每一次的思考與作品化呈現。

地下室展場,攝影/朱淇宏

--

--